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
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于1991年建立的,1995年10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。实验室始终以国家的需求为目标,瞄准国际科学发展前沿,围绕重大害虫害鼠成灾与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,揭示害虫害鼠种群的时间、空间和遗传动态,阐明害虫害鼠对环境胁迫因子的适应性对策,发现害虫害鼠与植物和天敌协同进化的新模式,建立全球变化环境下害虫害鼠生态管理的理论与技术体系,发展害虫害鼠绿色控制的新途径,为实现我国农业虫害鼠害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、技术和人才支撑。
目前实验室院士1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7人,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和担任国际期刊的主编或编委35人次。2006年以来,实验室承担各类各级科研课题304项,其中包括“973”项目3项、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1项,重点基金7项;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67篇,其中发表在Science, PNAS, PLoS Genet, Annu Rev Entomol等SCI源刊物上论文416篇;获国家授权专利22项,新农药证书8项;培养硕士、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131名,有64人次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、院长优秀奖及其他冠名奖等奖项。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戈峰研究员,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康乐院士。
实验室网址:http://www.rpb.ioz.cas.cn/
研究组设置
研究组名称 |
研究员 |
副研究员 |
生态基因组学及适应性研究组 |
康乐 |
郭伟 |
分子生态学和进化研究组 |
张德兴 |
吉亚杰,黄祖石 |
昆虫行为生理与生物化学研究组 |
王琛柱 |
张学英 |
森林害虫化学生态研究组 |
孙江华 |
陈立,刘柱东 |
昆虫生态适应研究组 |
孙玉诚 |
|
多肽生物学及进化研究组 |
朱顺义 |
|
分子毒理学研究组 |
伍一军 |
|
昆虫病毒学研究组 |
秦启联 |
张寰,张继红 |
种群调控机制研究组 |
张知彬 |
|
种群生态与全球变化研究组 |
戈峰 |
苏建伟 |
昆虫毒理学与生物技术研究组 |
邱星辉 |
宛新荣 |
细胞运动与肌肉收缩研究组 |
李向东 |
|
动物行为和化学通讯研究组 |
张健旭 |
|
动植物种间互作研究组 |
肖治术 |
刘伟 |
昆虫免疫与发育研究组 |
邹振 |
|
昆虫作物互作研究组 |
张晓明 |
|
媒介昆虫与病毒互作研究组 |
郑爱华 |
|
行为遗传学研究组 |
王宪辉 |
|
媒介昆虫与病毒基因组学研究组 |
崔峰 |
|
入侵生物互作生态学研究组 |
赵莉蔺 |
|
外来物种鉴定与控制研究组 |
张润志 |
|
有害生物与宿主互作基因组学研究组 |
陈金锋 |
|
昆虫微生物组学与应用研究组 |
王关红 |
|
动物行为与神经编码研究组 |
张云峰 |
|
农药残留分析研究中心
科云生物农药技术研发中心
更新日期:2022-10-09